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 (第1/2页)
异人还是吕不韦都没想到会被荀况——这位被各国公卿都尊称为荀卿的人——给找上门来啊!这就好比打游戏,连新手村都还没出,就要直面最后的关底大boss之一了,这种感觉相当酸爽。异人还没办法,人家来又不谈政事,只是谈谈学问,他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和荀况的谈话出乎意料,双方似乎都很满意。过了几日,平原君赵胜请异人入府参加宴会,他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荀子是稷下学宫的祭酒,门下自然人才无数。稷下学宫是齐王重立的不假,但是吸纳的并不仅仅是齐国的人才,还包括了各国的公卿、富豪子弟。这个时代的书籍不是普通人能读的,能读书识字的人,要么出身不错,要么就是家中有余财。举个例子,李斯同学,后来的秦相,最初只是一个楚国小吏,和他后来的成就相比,可以说是相当不起眼了,有人或许会以为李斯一定是家徒四壁的那种穷苦rou丝,但是实际上他还勉强能算个有钱人。没钱能和韩非这种韩国公子一同在荀子门下求学?没钱能当上楚国小吏?虽然是“小吏”,但那也是脱离了普通劳苦大众的,和穷人压根就搭不上边!平原君赵胜就有子嗣在齐国求学,拜于荀子门下,再加上之前异人也算在赵太后面前给赵胜解了围,他便趁机邀请异人去大家参加宴会。荀子到底还是赵国人,若是赵王肯用他,他应当会定居于赵国,到时候,天下人才,自然是汇集于赵国。他的思想和现今的儒家思想有所不同,但是归根究底,依然是为了儒家的发展壮大。这个时代,法家治国最有成效,战国纷乱,列国国君都想着如何壮大国力,儒家那一套并不是特别被看重,荀子有倾向于法家的一些思想,也能看作是与时俱进。自汉朝董仲舒进言、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其余的百家就纷纷改头换面,用儒家进行包装,所以很多人都说后来的儒家是“儒皮法骨”,和最初的儒家相比已经变味儿了。而且后世是法治社会,又颇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异人的思想是带着明显的法、儒两家的味道的。荀子入秦,虽然大赞秦法,但是对秦国儒家不兴颇为诟病,他一直希望儒家能在各国都再度兴盛起来。异人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契机,经过谈话,荀子表示异人就是他希望的那个人!虽然能看出明显的法家思想,但是好歹异人不排斥儒家啊!异人算是荀子接触过的秦国宗室、公卿里对儒家比较友好的了,就冲他这样的态度,荀子对他就颇为看重。要知道,秦国不像关东六国,自商鞅变法之后,那里的法家气氛就最重,儒家在那里的生存空间不大,异人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居然对儒家还有本能的亲近,真的是能够谢天谢地了!要不是异人自己没有提出过拜师,指不定能像大名鼎鼎的韩非子一样——当然,现在的韩非还没有拜师——作为公卿贵族拜入荀子门下呢!荀子看好异人,觉得他说不定就能成为儒家传入秦国的契机,不仅自己想要多关照异人,还把自己的这个态度透露了出去。赵胜有子嗣在荀子门下求学,当然也知晓了荀子的态度。事实上,赵国上层差不多都知道荀子对秦国质子颇为看好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