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兵临城下篇 (第1/3页)
很好,党进是个大老粗。自从当上禁军高级军官后,没事就会碰到赵匡胤搞军队人口大普查“老党啊,你下面有多少兵啊”党进记不住也不愿记,举起一木片“老大你自己看,我的兵数全在上面呢”赵匡胤无奈,自己手下文盲半文盲太多了,自己三番五次搞读书活动,可秀才也不是一日能练成的。没办法,只好半要求半请求的让这些将军们有空多翻翻书了。 很好,党进像有所进步,他会掉书袋了,一次调任外地驻守边境前,按例应要到皇上那里表表决心什么的。党进觉得这是次展示自己学习成绩的好机会,于是要下面人把决心书写好,自己背诵下来。可到赵匡胤面前,背下来的词全不记得了。情急的党进决定临场发挥,急中生文“听说以前风格是走简洁路线的,我也不多说了,只愿皇上吃好喝好睡好身体好(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好将息)”满朝皆笑,这是什么词?党进解释他的临场文采“我见那些文官没事喜欢引经据典,今天我也露两手,让他们知道咱家也是读过书的”党进应是读过书的,虽只有半桶水。可歪打正着了,真正有文采的决心书不一定代表着忠诚。党进这一如孩童般的祝词直接让赵匡胤酒喷,觉得此人天真烂漫,毫无城府。 可党进真的是单纯的人吗?再看一件他做京城城管大队长时的事,那时他经常在京城街道到处转悠,看到有人提笼养鸟的就来气:这帮富二代有钱不去奉养父母,却玩这些东西。生气的党进直接采取行动,他冲上前,抢过那些鸟笼,解开枷锁,让这些鸟儿全部放生。读书少却懂得大道理啊,正当要为他叫好时,发生了件很不光彩的事情,那天党队长又去视察街道,看有没有乱设摊兼玩鸟的,很巧被他发现了一位,这位提着一只大鹰大摇大摆走街串巷。党大人生气了,大胆!不知道我不让你们玩这些东西吗?他冲了上去,就要强行放生。可那人轻轻说了一句:这是晋王的。晋王?赵光义!党大人的手如触电般缩了回来,脸上表情也如触电般换上了张笑脸“哟,是晋王的啊,长的真不错,好好养啊,是只好鹰” 得!原来大老粗党进也有小心细啊!其实党进更是个党大胆。 刘继业是大胆的,他敢数百骑就去冲击人家大营,可没想到党进比他更大胆,党大胆直接领着几个人就杀奔了过去,且直奔刘继业!刘继业掉转马头就逃,他知道这次他挑错了对象,不该到东寨来。只有保存实力,来日再战。 于是等党进干掉了路上小兵,要找刘继业一对一单挑时,发现对方主将不见了。刚才还勇猛无敌的敌将哪去了?刘继业正缩身在战壕中,他忍着这耻辱,看着外面自己领出去的兵被敌人全歼了。 唉,这本是次冒险活动,刘继业也没指着一击成功,可眼下这幅样子自己却没想过,堂堂大将竟要龟缩在沟里偷活。太没面子了,刘继业内心在流血,他差点要杀出去,战死成仁,可最终理智战胜了冲动,夜晚,宋兵退去,他悄悄溜回了太原。是爬回去的,因城门已关,里面不肯为这败将冒险开城门,他只好攀着上面垂下的救命绳,爬回了太原。 刘继业失败了,但失败并非毫无意义,他已通过一次次偷袭向赵匡胤表了态:太原人宁死不降! 赵匡胤徒唤奈何,他心里清楚,太原人敢这么顽抗是有所恃的,那就是北方的契丹铁骑。有这位国际主义战士撑腰,北汉当然不愿束手就擒。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而北汉是不见辽亡不死心。这就牵涉到统一大问题下的一分问题:是先对付北汉还是先对付辽国?平边策里,北汉是放到最后的,在攻取北汉前必须先攻击辽国,拿回燕云16州,使辽国实力大损,无力再管北汉的事。这样北汉不攻自降。柴荣与王朴这一策略是深思熟虑的,他们自知周朝与北汉有血海深仇,刘家必定死拼到底。而到赵匡胤这里,赵匡胤认为已是大宋了,宋朝与北汉没什么太大过节,大家打打,摆摆实力意思意思应就差不多了。北汉该不会硬撑至最后一人吧?他没想到北汉仗着辽国撑腰,直接将对周朝的恨转移到了宋朝身上。 好吧,赵匡胤对太原人的顽强表示服气,他也走了下一步,拿辽国开刀。太原兄弟们,你们不就在等辽国援兵吗?朕也在等,等我拿了他们的头给你们看,你们该知怎么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