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荀彧视角:风动令君香 (第2/3页)
荀彧没有料到贾诩会还回这样一句话,郭嘉的笑倒没变:“这句我也懂,文和骂我说自以为能看见,却是个瞎子,自以为聪明,却是个傻子。” “学长……”贾诩没再理会郭嘉,用眼神又试探着看了看荀彧,似乎想挪开,但又等着荀彧的发话。 看来这二人一早就认识,且,相处得并不怎么样。荀彧心下了然:“文和,你应该认得奉孝。我和奉孝家中有些旧交,以后你们也可以多多来往,一起去吃饭吧。”荀彧伸出手,安抚似地拍了拍贾诩的肩,“你可方便吗?” “…….嗯。”贾诩听见“旧交”二字,眼神暗了下,但终究是答应了。 三人对坐,荀彧坐在一边,贾诩坐在了荀彧对面,郭嘉坐在贾诩旁边时,贾诩便朝反方向挪了挪。 荀彧多年以后再翻开竹简,见到贾诩说的那几句话时,又浮现了当年初次见面时的场景,怔了半晌。原来有些事,一早便有预兆,有些话说出来,便成了谶语。 只是谶语的可悲之处便在于,只有事情发生后,才能领悟其中之意,但已经覆水难收。 此后他们三个便总在一处了。原来贾诩与郭嘉分至了同一间屋舍,只不过二人性格差异太大,看起来相处得并不很融洽。贾诩勤奋苦读,但有时难免喜欢钻牛角尖;郭嘉敏捷灵巧,但常常不守规矩难免有放荡之嫌。 荀彧有时望月感慨,天地造化精巧,竟然生出这么两个性格相反的人,偏偏又都是天资极高,真是造化弄人。 荀彧随后也理解了守中持正四字,说来易,做起来难。每每贾诩见到荀彧和郭嘉在一起时,便踌躇着不敢过来,还要荀彧招手示意,他才抱着竹简挪过来。荀彧知道贾诩心思细腻,定是知晓了郭嘉与自己家中有故交,自己凑在二人间有些尴尬。荀彧自认并不偏私,但贾诩依旧如此,他也不好说些什么。 那年夏天时,荀彧邀郭嘉与贾诩一同回颍川消夏。途中遇到流民百姓,面黄肌瘦,卖儿卖女。荀彧命下人给些钱下去,贾诩见了此景后叹气,郭嘉却一言不发,依旧调笑如常。 夜晚时,贾诩许是又想到了白日场景,颇有心事。他与郭嘉对弈,郭嘉连着猜先猜错,贾诩便连着作了先手,可赢了几盘也没什么兴致,又看着郭嘉那张毫不在乎的脸,便草草告辞睡下了。 只余荀彧与郭嘉仍在亭中,郭嘉仍作无事似的收了棋子,荀彧望着月,忽然问他:“奉孝不是铁石心肠之人,为何对白日之事恍若未见呢?” 郭嘉依旧带了笑:“学长,唏嘘感慨或恍若未见有什么区别?你与我都知晓,世情如此是意料之中,此后怕只会更坏,倒不如珍惜今夜所见之景,也许以后便再也没有了。”忽然又低下声去:“就算看见又能如何呢?不过自伤,有何意义?” 荀彧回头望着郭嘉:“如果世道如此是意料之中,那么你我求学读书又是为了什么?” “学长。”郭嘉看向荀彧的眼神多了些平时未有的认真,直视着荀彧的眼:“奉孝自知不配做创太平盛世的英雄,但奉孝愿以此生选一英雄出来,开创太平。” “若没有呢?”荀彧平静地问。 郭嘉又恢复了平时的样子,似是无所谓般地笑了笑:“若天命如此,那奉孝便注定一生蹉跎了。” “一生蹉跎。”荀彧重复了这四个字,依旧望着月:“不论人间成了什么样子,月亮还是夜夜清晖啊。” 再次回到学宫后,郭嘉似乎更加顽劣了,也不来上早课,而是趴在墙上看对面的女学生,气得夫子听说后拍折了一条戒尺。课后时也不闲着,又跑到不知哪儿去喝酒,已经神出鬼没多日。荀彧听闻后,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