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 (第1/2页)
两人有些奇怪,不过还是坐回来,王承道“殿下请讲。”古恪也坐下来,叹道“我来洛陵月余,却无建树,也因我思虑不全,致战事拖延,有负父皇所托,我得向三军将士,向两位将军致歉”说到这,两人都赶紧站起来表示不敢,古恪没等他们说,便摆手让他们坐下“两位坐,先听我说。”两人只好坐下,古恪继续道“我虽跟随北安公学习多年,可是未经大战,纸上谈兵,终有不足。蜀中之战关系重大,退一步,让的可就是这锦绣河山,百万百姓。我来之前,老师也说,战事决策需同二位多有商量,这点是我做的不好。”看二人面色惶惶,古恪笑道“两位将军不必多虑,我决策失误,多亏二位将军周全,才未酿成大祸,这点我是知道的。百万将士性命在你我手上,战事决议并非小事,我难免有不周之处,若是二位发现,或于军务上有异议,不必顾忌,直接找我说便好。半青我便不说了,他与我相识多年,是知道我性子的。”说完这些,古恪面色也轻松许多,也对着王承玩笑道“王将军,你我共事不多,你有顾虑也是正常。可王翰就职崇文管,与我诸多交际,他是都知我为人的,若是将军不言,我可要让王翰写封家书来劝劝的。”“不敢,不敢,臣明白”王承也知道古恪所说是为何事,既然已然说开,便不必在顾虑“殿下所言,臣知道了。狄兵之事,臣也是前几天才想通,本想看看再同殿下说的,殿下便发现了。其实殿下处理并无错处,若是臣,知道蜀中有狄兵,开始也会搜寻其踪迹,这也是常理。”古恪摇摇头“是我匠气了。”王承之前便知道这位九皇子,说起来也有渊源,他是国舅的旧部,不过早年就来了洛陵驻守,那时候先太子还在,后来九皇子回京,自己的长子王翰在家书中多有提及,崇敬之意溢于言表,九皇子师从北安公,在京都办的几件事他也听说过,对这位皇子,他绝对是没有轻视之意的,所以九皇子未到洛陵,传来的旨意他都遵从了,当然他也没发现有不对,前段时间他确实开始疑虑搜寻狄兵的事情,不过时间不长,再加上毕竟是皇子,君臣有别,而且古恪说话做事都极有威严,并不是受人摆布的无能之辈,这样的主子更难伺候,这样的人更难接受失误,所以自己一直在犹疑,今日古恪一番话也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年过半百,宦海沉浮,能成封疆大吏,与他的政治智慧是分不开的,如今九皇子的话,对他来说是一个契机,成为九皇子亲信的一个契机,为官一世,荣华富贵他早都看透了,更希望有明君赏识,带着大家共创盛世,面前的人如同多年前的太子一样,让人充满希望,他聪明,强大却不自大,王承想通,便接了这话,直言“既然殿下都这么说了,臣就不客气了。”古恪点头示意他继续,王承站起身道“殿下,臣觉得攻城可放于三日后。”“三日”古恪虽然也想快点,可是攻城也需要诸多准备“来得及吗?”“能”王承道“臣在洛陵多年,就是为了这一朝,半年前,自从接到小沈大人来信,臣便开始部署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日足矣,只要殿下一声令下,我百万大军绝不退缩。”古恪想了想,也觉得很是激动,王承老成持重,不需要骗他,既然他说三日可以那便可以“半青,你那边呢?”“臣早以准备好了,请殿下下令吧”“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