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回 温公子直言议温公 昭王爷昧心说昭王 (第1/3页)
轶青显然不记得昨夜醉后说过什么,并且生怕自己言辞间流露了暧昧的意味。昭早看破这一点,也乐得让她误会着胡乱猜测,并没有打算澄清。适才与河间安抚使一番奏对,倒是让他记起了轶青昨晚关于“人与人主”、“国家为农庄”、“昏君明君”——尤其是最后“以民制君纪纲颠倒”——几番出格的言论。他有更紧要的事情得提醒她。 “青娘昨晚说话引经据典,还常用《通鉴》中记述,想是熟读过的。我且问你,《通鉴》以何事起笔?” 这话答非所问。轶青一愣,几乎立即就反应过来了:昨夜“不该说的话”她怕说了不止一件。她心往下一沉,已料到斛律昭要讲什么,硬着头皮答道:“回北院王,《通鉴》起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从魏、赵、韩三家分晋开始。” 昭的问话一出口,便已觉得怀中姑娘浑身一僵。她回话的时候又分外恭谨小心。他改用单手勒缰,另一手探入怀中,寻着青娘的手,安抚地缓缓摩挲。那双小手仍旧很冷。他把身板挺秀的小人儿往怀中搂紧了几分,大掌在她小细胳膊上来回游走,为她取暖,声音放的更柔,缓缓嗯了一声,问道:“温公书法为何由此而起,青娘可知?” 编著《通鉴》的学士身后追封温国公,因而又被称为司马温公。斛律昭这句“温公”便是指《通鉴》作者。虽然他掌上动作很柔,语气也不似责备,轶青毕竟心中忐忑,咬了咬唇,道:“回北院王,晋三卿魏斯、赵籍、韩虔窃晋之权,蔑其君、剖其国,王法本应诛之。威烈王不惟不诛之,反命之为诸侯,是崇奖jianian名犯分之贼臣也。依温公之意,周道之衰微因天子自坏礼法、自乱纪纲而更甚;三晋受天子命而为诸侯,反而使得其他诸侯无法奉礼法讨伐之。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通鉴》始于此,实是着意谨名分、正君道、明礼法、辨贵贱……定纪纲也。” 斛律昭仍旧轻轻摩挲她的手臂,有几息没说话,似乎在斟酌如何开口。轶青心中忐忑,虽不知自己昨晚醉后还说了什么,但从桃花关上对话来看,想必总归是些颠倒纲纪紊乱尊卑的逆言。她正欲自己开口认罪,忽然听他道:“青娘既然明白纲纪之紧要,那么似昨晚那等‘以民制君,纪纲颠倒’的想法——” 他语气并不疾言厉色,但较平常正色了不少。她以为他要说‘不可再讲了’之类的话,未料他接着道:“——便只可在我面前讲,万不能再说与别人知道,嗯?” 耳边风声呼啸,轶青以为自己听错了,抬头回眸惊望着他,“什么?” 是日正月十五,官道上空无一人,图雅自顾自尽情驰骋。昭从路上挪开目光,低眸笑望着怀中的姑娘,道:“都说酒后吐真言。你昨晚那些话必是压在心中多时了,才在醉后一股脑儿脱口而出。以后可得谨慎些。说给我可以,却不许再说给旁的人听,知道吗?” 他这话一语双关——轶青正误会着昨晚二人暧昧不清,他说‘酒后吐真言’云云,实是想加深她的误会。人家姑娘却根本没心情往那个方面想,怔怔然问道:“你难道……不该命令我……再也不许胡说……才、才对吗?” 男人目光虽移回了路上,却故意用下颌上的胡茬蹭了蹭她发顶,柔声笑道:“你说的句句都是实话,对于现实的情况,只怕看得比温公本人还透彻,我为什么不让你说?退一万步讲,即便你的见解都不对,但你显然是认真思虑过的。若这些话全都烂在你自己肚子里,你花的心思不是白白浪费了?” 类似的话,她说与平哥听,都要被骂一句“无君无父,弃国弃家”, 竟然是斛律昭一个政权的既得利益者说她“句句都是实话”。她未及深思:恰恰是位处权力核心的统治阶层,才最能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间的利害关系看得清楚真切。当然,前提是这个统治阶层的既得利益者不自欺欺人:若拿“明君”的幌子做挡箭牌——欲做祁放勋(尧)、姚重华(舜)、姒文命(禹)等那样被神化、被造铸成道德模版、且在现实历史上再未出现过的圣主——那便既忽悠了被统治者,还自我感动地骗过了自己。 昭见姑娘垂头不语,秀眉微蹙,不知在想些什么,继续温声软语地哄道:“再说,青娘愿意同我讲心里话,我荣幸之至,巴不得你多说些与我听呢。” 他说这话时下意识低头侧脸,滚热的呼吸洒在她颈间颊旁,图雅一颠簸,他的薄唇几乎碰在了她软透滑嫩的小耳廓上,那处玉白的耳rou立刻染上了一层粉嫣嫣的霞色,似初绽的桃花般动人。轶青轻颤了一下,觉得他温热坚实的胸膛紧贴她的背,她耳根guntang得发烧,却不敢挣动,只能微微缩了缩脖子,连气息都乱了。龙涎香暖,她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似他这般情场圣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