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 (第1/2页)
多年可不是白给的。****大周自开国以来虽已累经武德、昭宁二帝,实际立朝才六年。这六年里,朝廷的心头大患除了北境上的宿敌吐谷契部族外,第二患便是各地世家门阀。多数世家门阀都是从前朝煊赫传承至今,在各自地盘上可谓树大根深。他们虽都对镐京称臣,却非全无二心,在某些事上从未停止与朝廷暗中角力。为钳制这些以往的土霸王,两代帝王都在竭力健全律法、树立法度威严,并强势维护寒门子弟上升通途,希望以此逐步瓦解世家大姓垄断一方的局面。像樊均父亲樊承业这种寒门出身的官员,自多年前在地方任职时就颇受朝廷扶持,他的家人自也被惠及礼遇。前年樊承业升调入京,又恰逢京中整顿世家勋贵积弊,以“彻查严惩违律私纳后院人”之事为开端,扳倒或压制了不少京中高门。那件事影响深远,至今余威犹存。这两年,越是有头脸的人家越是收敛克制,生怕授人以柄、因小失大,成了朝廷眼中的出头鸟。高门大户谨慎蛰伏,与之相对的寒门庶族倒光脚不怕穿鞋,两边就成了“此消彼长”的态势。这也是为什么樊均这六等京官的儿子有胆带人殴打信王府四公子的原因之一。樊老太太没读过书,见识也不大,只因养得樊承业这出息儿子,加之她年长,寻常小事上旁人多半让她三分。樊家迁居贵胄云集的镐京两年来,她还从未当真被谁驳过脸。久之就难免心生错觉,以为京中高门既顾惜名声,便都柔善可欺。如此她便将从前养就的那份倨傲轻慢带了来,对孙辈一径溺纵,护短到几乎不问是非对错、不管对方姓甚名谁的地步。反正按以往经验,最多就是往地上一坐开始拍腿哭嚎,别人就拉不下脸面再与她计较。可惜她这回遇上赵荞这得理不饶人的主。按民谚来说那就是“夜路走多遇到鬼”,哭嚎没用,泼又泼不过,只能认栽。樊均捂着脸回到厅中,老太太掉着眼泪将他搂过来,死活不肯收那半枚小元宝。赵荞无所谓地咬着润喉丸:“若您收了,那您家赔的十个银角我也收,俩孩子这点事就算翻篇,往后谁也别提。若您不收,那就等冬神祭典结束,我王兄回京后,再与樊大人一并前往都御史府接受问询,听凭律法处置。您看愿哪头?”话说得很明白。若到此为止,那就是孩子间冲突,小事。若要闹成两家之间的事,信王府也乐意奉陪。樊均一听就慌了,抢在老太太说话前将那半枚元宝收下。“不必惊动信王殿下!也别、别惊动我爹。”虽神情并不十分情愿,但他显然明白,若闹成两家之间的事,对他爹没好处,他自己更落不着便宜。赵荞见状,了然点头。看来樊承业只是忙于公务疏忽家事,被瞒在鼓里呢。其实她也不过虚张声势使了个诈。真要说起来,她比樊家更不愿因这点小事闹到都御史府。总之双方各有退让,台面上就此和解。至于心里是否真服,之后还会不会出幺蛾子,那就到时再说了。****去书院大动肝火后,当天黄昏一回信王府赵荞就蔫儿了,软趴趴窝在床榻